English

西部经济开发与区域产业创新

2000-10-03 来源:光明日报 魏益华 我有话说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应当成为分析地区经济差距的一个新的切入口或基本出发点;

●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对于西部经济开发并不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

●要实现经济援助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必须培育出一批善于利用市场机会的微观经济主体;

●培育区域产业对于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将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

●区域资源开发价值的重新定位,不只是生产结构的简单重组,也是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的过程。

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增长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项跨世纪任务。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决定着该地区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状况,也是国民经济总体发育水平的直接制约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市场化改革非均衡发展的必然结果

80年代以来,是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迅速发展的时期。同政策性因素相比,市场发育水平这一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地区经济发展更深层次的关键变量。换言之,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与其说是区域经济政策转换所致,不如说是市场化改革非均衡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应当成为分析地区经济差距的一个新的切入口或基本出发点。

首先,经济改革的制度变迁所带来的市场条件的变化,集中地反映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发生了实质性改变,即已从传统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从东部地区产业扩张的现状来看,由于重复建设所造成的结构雷同,已使得许多原本为高利润的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产业平均利润率下降。因此,即使撇开生产要素结构差异不说,西部经济开发也将难以从复制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路径中获取增长动力。值得注意的是,产能过剩的实质是现存供给结构导致生产要素过剩。这意味着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模式,对于西部经济开发并不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或者说,只要现存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发生变动,产能过剩以及由此带来的要素过剩,便是西部经济开发的一个最基本的约束。通过供给创新,诱导新的市场需求,是西部经济开发面临的一个新的前提条件。

其次,从区域经济关系来看。经济改革以来,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不仅表现为经济规模的数量差异,更表现为两地区在经济发展阶段上的质的差异。这种质的差异使得区域经济的互补性程度有所降低:(1)由于西部地区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两地区之间无论在市场发育水平、基础设施,还是在企业素质和交易规范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市场对接的难度进一步增大。(2)东部地区在经过80年代加工工业迅速扩张之后,90年代以来,投资重点除转向交通运输、信息通讯等基础产业外,对能源、原材料部门的投资也大幅度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西部资源的依存关系。(3)随着我国市场转型过程的基本完成,区域间在争夺投资机会上的竞争将趋于激化。这种为争夺投资机会的市场竞争,必然带来一定的社会成本,即竞争使得一部分地区已建或在建项目陷入经营困境,甚至成为无效供给。按照竞争实力的对比关系,这种无效供给所造成的损失将大部分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来承担。这对西部开发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挑战。

最后,西部地区不仅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与保持生态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且该地区资本积累有限,加上人才缺乏,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经济开发的微观基础薄弱。微观基础的薄弱性表现在市场主体的行为上,便是其缺乏利用市场机会的能力。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即使通过中央政府或中央财政大量注入资金,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经济效应。因此,促使地区经济援助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问题在于,要实现这一转变,必须培育出一批善于利用市场机会的微观经济主体。这同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西部开发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西部开发的战略选择:区域产业创新

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由于缺乏相应的市场条件,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单位劳动投入所产生的地区性收入极其有限。因此,创新区域产业便成为促使落后地区经济起飞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区域产业”属于资源配置范畴。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某种产业在某一地区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是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从产业供给能力来看,某种产业的总供给相对集中于某一地区,该地区成为该产业总供给的主要来源地。一般说来,满足了上述两项约束,则意味着“区域产业”的形成。按照国际经验,区域产业诱致经济增长也成为大多数国家消除地区经济差距的基本途径。同样,培育区域产业对于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也将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然而,对于如何从西部地区的实际出发,在充分发挥西部比较经济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西部地区的区域产业创新问题,理论界曾经提出过各种不同的构想。其中,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一是“轻工业化”论,一是“高加工度”论。

“轻工业化”论点持有者主张西部地区区域产业创新的战略重点应转向轻工业市场,通过发展轻工业,加速资本积累,为域内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重工业的再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我们认为,这种构想并不具有现实可行性。一方面,西部地区缺乏发展轻工业所需要的技术条件和人力资本,难以同东中部地区展开竞争。另一方面,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低,市场相对狭小。因此,在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的条件下,西部轻工业化发展思路将很难实现。

“高加工度”论点持有者认为: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根源在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滞后,从而,产品的附加值和投资收益率长期在低位徘徊。特别是价格放开以后,初级产品的交易条件有所恶化。因此,为了加速西部地区资本积累,应当适当控制资源采掘的规模,将资源开发的重点转向对能源和矿藏资源的深度加工,以提高资源开发的附加值水平。应当说,这种观点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问题在于这一开发思路不仅会造成西部资源开发自我循环的封闭格局,而且也将使东西部地区经济互补性程度进一步降低,并将导致其资源开发成本的上升。

在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已经形成并有所扩大的条件下,西部区域产业创新作为西部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或一项基本对策,必须从21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战略高度出发,将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框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充分考虑市场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市场需求的导向,发挥本地区比较经济优势,并使其与增强东西部地区的经济互补性结合起来,合理选择和加速创新区域产业。

西部地区区域产业的创新思路

创新区域产业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作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其关键在于按照市场信号的导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生产要素不断向边际生产率较高的产业部门聚集。简言之,实现区域内资源比较优势向市场竞争优势的转化,是西部区域产业创新的基本出发点。

从总体上说,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区域产业创新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机遇。西部地区应当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速本地区潜在经济优势的开发与转化,尽快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以拉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具体来说,西部潜在资源优势的开发,至少应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即产业存量优势扩张与资源开发价值的重新定位。

所谓产业存量优势扩张,是指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西部地区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充分发挥这部分产业市场优势的扩散效应或波及效应,将有利于西部区域产业的形成。(1)建国以来,西部地区在机械制造、电子机械以及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济优势。这些产业的共同特征在于其技术含量较高,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要求。因此,通过深化市场改革,使这些产业形成相关的配套生产体系,有利于西部地区优势企业群的形成和发展。(2)随着东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由此派生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东部地区种植农业正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种转移作为现阶段我国区域间分工协作关系结构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为西部地区发挥其农业及畜牧业比较经济优势开辟了又一重要途径。(3)目前中部地区开发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同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开发对西部资源的依存度更高。同时,价格体制改革也为西部资源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资源供求关系的这一变化,对于西部资源开发优势的发挥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西部开发不仅要充分发挥现有经济优势,同时还必须按照市场需求的导向,创新产业发展思路。对此,区域资源经济价值的重新评估和资源开发方向的重新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谓资源开发价值重新定位,是指在对资源经济价值重新评估的基础上,使资源开发摆脱原有的供给结构约束,转向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从而形成区域产业的结构重组。区域产业的培育必须立足于区域资源。而资源的经济开发价值则在于它具有某种满足市场需求的效用。对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来说,由于经济开发的滞后性,其资源开发往往受到发达地区产业扩张的挤压,因而难以获得必要的市场空间或市场份额来实现资源的经济价值。在这种情况下,重新评估资源的开发价值,合理调整资源开发方向,使现有资源找到新的市场需求,便成为落后地区产业扩张的一条有效途径。

资源开发方向的重新定位,通常会涉及到与新产品和新产业相关联的新技术、新工艺,涉及到生产函数的调整或改进。一般说来,作为技术与市场迭加的创新行为,资源开发价值的重新定位大体上是沿着三个方向展开的。一是将资源投入新产品的生产过程,并将该新产品投入原有市场,以维持市场份额的占有率,属于生产技术创新主导型开发方式。二是市场拉动型的资源开发创新,即通过市场拓展,将原有产品推向新的市场,使其找到新的市场需求。三是上述两者的结合,将现有资源转入新产品的开发,并将其投入到新的市场。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资源开发方向重新定位的产业扩张方式。但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其实质都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再造,使资源开发摆脱原有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的约束,创造出新的供求关系,并最终培育出新的区域产业。我们认为,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需求开发为动力,应当成为现阶段西部产业创新的主要途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